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4
3
IT 管理

PM 胃痛圖鑑賞析: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系列 第 14

病症13:「這個問題我文件上明明就有寫了啊…」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這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星期四下午,你剛花了一整個禮拜,日以繼夜、嘔心瀝血地完成了一份長達二十頁,並且圖文並茂、邏輯清晰、架構完整的產品需求文件。這份文件沒有意外之下,涵蓋了所有可能的使用情境、邊界條件以及錯誤處理機制。你滿意地將它發布在公司的文件管理系統上,還特地加上了清晰的目錄和導覽指引,並在 Slack 頻道公告周知,甚至附上了簡短的導讀和重點摘要。

半小時後,正當你端起咖啡準備稍微放鬆一下時,一位工程師在 Slack 上敲了你一下:「嗨,PM,抱歉打擾你一下,想跟你快速對一下,那個『訂單搜尋』功能,如果使用者沒有輸入任何關鍵字就按搜尋,應該要怎麼處理?是要顯示所有訂單,還是要顯示錯誤訊息,還是有其他處理方式?」

你的太陽穴的青筋不斷抽動,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清清楚楚地寫在你剛發布的那份需求文件的第五頁,第三點,第二項的規格裡,而且,你還用粗體加了底線 ☺️。

症狀診斷

當團隊有這樣的狀況時,我想可以判定確診為「文件失讀症」。

這個病症,是上一個病症的進階變種:

  • 病症 12 的根源,是資訊「送不到」。
  • 而這個病症的根源則是資訊已經送達了,但團隊成員卻選擇了 「不去拿」或「懶得拿」 或「拿不到」。

病根通常有兩個,而且往往是相輔相成的:

  1. 文件本身的問題
    你的 PRD 可能寫得像一本沒有目錄的百科全書,資訊雜亂無章,或是文件的內容模式,跟工程師的閱讀習慣有根本上的落差。這讓團隊覺得「與其花半小時在裡面大海撈針,不如直接問你比較快」。
  2. 團隊習慣的問題
    團隊過去可能習慣了「口頭溝通」的模式,或者,過去的文件常常更新不及,導致他們對文件的信任度早已破產。

所以當你發現明明已經寫好文件,但是工程師總是習慣把你當做人肉解答機不斷提出問題,那麼在翻白眼想抱怨以前,我們不如思考該如何幫助工程師建立一個讓「看文件」比「直接問你」更有效率的習慣

處方籤

第一劑:請先診療自己的「文件」

在刮別人鬍子前,要先把自己的刮乾淨,所以當然在我們想要求團隊看文件之前,先誠實地問自己三個問題:

  1. 我的文件好找嗎? 是否有統一的存放位置?是否有清晰的目錄結構?
  2. 我的文件好讀嗎? 工程師是視覺型思考者,他們喜歡看的是流程圖、狀態圖、表格,而不是充滿形容詞的長篇大論。我的 PRD 是否圖文並茂?還是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?
  3. 我的文件可信嗎? 當需求有變更時,我是否總是第一時間更新文件,確保它是最新的「單一事實來源」?

如果我們的文件本身就是個災難,那我們就不能先怪團隊不願意去看。一個需求文件,如果讓工程師在 1 分鐘內,透過目錄和圖表或搜尋,可以找到至少滿足 80% 的資訊,那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份可讀性、可用性很高的文件。

第二劑:用「連結」取代「答案」

這是最核心的行動準則。

從今天起,戒掉直接在 Slack(或任何通訊軟體) 上直接回答問題的壞習慣。

當有人問你一個文件裡有的問題時,你的回答永遠應該是一個需求文件的連結,最好是能直接錨點到對應的章節。然後附上一句:「嗨,關於這個問題,你可以參考一下我們需求文件裡的這一段說明喔!」

這樣的做法之下你既回答了問題,也同時在訓練團隊如何自己找到答案。

第三劑:在「公開場合」不斷強化文件的神聖地位

不斷地在各種會議上,強化需求文件作為唯一真理的地位。

怎麼強調呢? 以下是你平時可以常常表達的語句,來個 洗腦 潛移默化:

  • 「關於這個問題,我們來看一下需求文件上是怎麼寫的…」
  • 「這個結論我會同步更新到需求文件上,大家如果忘記細節的話事後可以去查看。」
  • 「如果 PRD 上的規格跟你理解的不一樣,請立刻告訴我,我們來把它修正到對。」
  • 「我的確沒有更新在需求文件上,這是我的錯,這部分馬上更新。」

我們需要記得,建立一個新習慣是不會在一朝一夕內完成,可能需要幾週甚至幾個月的持續強化。我們的耐心就是最重要的關鍵,畢竟你正在改變的不只是工作流程,而是整個團隊的文化。

B 計畫

好,我們來談談最棘手的狀況。

如果你做了以上所有努力,團隊裡依然有那麼一位工程師,不管如何都堅持不看文件,把你當成他的專屬客服,該怎麼辦?(OS:老樣子先鞭數十驅之別院

那麼我會建議你可以考慮採取這些行動:

  • 私下一對一「問診」
    • 不要在大團體中挑戰他,找個輕鬆的場合,一對一地聊聊,理解他的狀況。
    • 你可以這樣說: 「阿傑,我注意到我們最近在溝通上,好像常常需要重複確認一些細節。我想了解一下,是不是我們的文件寫得不夠清楚,或是不容易找到資訊,才讓你覺得直接問我比較快?」
  • 如果仍舊無效,尋求「外部會診」
    • 如果這位成員的行為,已經嚴重影響到專案的進度與團隊的士氣,而你又沒有直屬管理權,那麼你最後的手段,就是尋求他的直屬主管支援。
    • 你可以這樣跟他的主管說: 「主管,我需要你的協助。目前我們在開發上遇到一個瓶頸,團隊需要花費大量的溝通時間,來回確認規格細節,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對老闆的時程承諾。想請您協助了解一下,我們該如何一起合作,來優化這個流程?」你的溝通重點不可以放在抱怨這位工程師,而是依照事實「報告專案風險」,讓主管協助你推動改變。

最後的醫囑

所以,下次當工程師又來問你一個「PRD 裡有寫」的問題時,請先壓下你心中的白眼(好啦我知道很難,因為我也會忍不住 ☺️),因為

每一次的提問,都是一次「訓練」的機會。

你的工作本來就不是當一個有求必應的「人肉搜尋引擎」,所以透過每次提問時,你需要有耐心地打開文件、貼出連結,才能訓練團隊的「自主工作」肌肉。

當你的團隊終於學會自己走進圖書館查資料,而不是總來問你這個館員時,你才能真正地被解放出來,去做其他更有價值的事。


只要當 PM 就會不小心練成的武功: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24/20145790P0NhJdg7tH.png
鞭數十驅之別院!!!


上一篇
病症12:「明明就有發訊息怎麼還是會 Miss 掉呢?」
下一篇
病症14:「哎唷,才不會那麼衰咧!」
系列文
PM 胃痛圖鑑賞析: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2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